665
浏览时常有患者述耳朵痒
掏耳朵后耳道流液
有时疼痛
自行使用一些抗生素滴耳液
病情不见好转
反而有所加重
这样很可能是治疗的方向错了
并非是耳道的炎症感染
而是真菌感染
耳真菌感染称为外耳道真菌病或霉菌性外耳道炎,是真菌侵入外耳道或外耳道内的条件致病性真菌,在适宜的条件下繁殖,引起的外耳道的炎性病变。
耳道真菌病可以发生在任何年龄,以成人为多见,是一种慢性或亚急性传染病,为真菌进入外耳道后繁殖生长所引起的一种皮肤感染,多局限于外耳,也可经穿孔的鼓膜侵入中耳及乳突术腔。
发病因素
1、生理因素
外耳道为一细长略呈“S”型的弯曲管道,为各种致病菌的滋生提供良好的空间环境;正常人的外耳道处于略偏酸性的环境,耳道内耵聍呈酸性,能抑制真菌生长,如由于耳内进水或不适当地用药,改变了外耳道PH值,致使真菌的孳生。
2、药物影响
①近年来抗生素的不正确使用和滥用,也增加了真菌感染的机会。来自CADIS一组资料报道40例真菌性外耳道炎中,40%的人发病前用过抗生素。
②长期应用某些药物或治疗,如: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广谱抗生素、细胞抑制剂、放射治疗等药物,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患者接受抗生素溶液剂和中耳有创手术治疗,有利于真菌生长而致病。
3、生活方式
不当的生活方式主要为真菌感染的途径,如:
①不当或不洁挖耳:耳道内耵聍呈酸性,能抑制真菌生长,耵聍缺乏或受到挖耳破坏更易患耳真菌病;女性多于男性,其发病比例约为2:1。
②游泳、潜水、冲浪等所致外耳道炎、挖耳所致外伤之血液、创口,中耳炎流出脓液的浸泡,外耳道分泌物的堆积和刺激,都可使真菌得以孳生繁殖。
③病人中多数为在洗浴中心或理发店内找人采耳传染所致。采耳、修脚工具多人共用,消毒不严,引起交叉感染,是真菌感染的主要因素。
4、传播感染
本人其他部位的或他人的皮肤真菌病波及耳廓、耳道。
5、全身慢性疾病
某些全身慢性消耗性或代谢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状腺功能减退、严重贫血、白血病、恶性肿瘤、γ-球蛋白缺乏、酒精中毒等,使机体抵抗力下降,不能抵挡真菌的侵蚀与破坏,较易双耳感染。
症状表现
外耳道真菌感染有时可无症状,其常见症状主要包括:
1、外耳道不适,胀痛或奇痒,瘙痒严重者可影响生活质量。
2、由于真菌大量繁殖,堆积形成团块可阻塞外耳道引起阻塞感。
3、真菌团块刺激,外耳道可有少量分泌物,患者感外耳道潮湿。
4、外耳道的脱落上皮和菌丝体等混合、阻塞外耳道而影响听力的传导,或与鼓膜相碰撞摩擦而产生声响,患者可有听觉障碍,耳鸣,甚至侵袭鼓膜导致眩晕。
5、如病变损害范围较大或较深,真菌或细菌感染、侵入上皮下层,使外耳道皮肤红肿、甚则破溃糜烂,可有局部疼痛。
6、有些真菌引起的改变以化脓和肉芽肿为主。严重的可致面瘫。
7、真菌可致坏死性外耳道炎。
8、有些真菌感染可引起全身低到中等发热。
9、断发毛癣菌感染致组织化脓、腐败,渗出的液体使耳内有臭味。
如何治疗?
1、清理
用溶液(过氧化氢溶液、醋酸铝溶液等)溶解耳道真菌复合物后,采用专用清理工具,将外耳道内真菌块、脱皮清理干净(这一步非常关键,这是真菌生长的基础,就像植物与泥士一样),清除外耳道内的污物,保持外耳道干燥。
2、用药
局部均匀涂抹我科特制的药膏,连续治疗一周即可治愈。病情严重者给予口服抗真菌药物治疗。
对合并耳湿疹者,联用抗组胺药可减轻过敏,减少渗出湿性分泌物,杜绝真菌生长的有利环境。
3、红光照射
能有效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从而加速外耳道异常湿性分泌物的干燥及促进炎症的吸收,有利于痊愈。
4、清创术
若病情较严重而波及中耳及中耳腔者,或常规疗法疗效欠佳者,需配合清创术,清创后加用氟康唑咪康唑溶于葡萄糖中静脉滴注,1小时滴完,每天3次,连用2-3周。
①增强抵抗力:起居规律,均衡饮食,适当锻炼。
②注意卫生:足癣、体癣、灰指甲等患者注意防止感染至耳部;戒除挖耳习惯,避免采耳,正规医院里处理耵聍栓塞、油耳等问题。
③清淡饮食:饮食上忌辛辣油腻食物,戒烟、限酒。
④洁净的生活、娱乐方式:在游泳、潜水、沐浴等行为后,可用棉签蘸干耳内水渍,保持外耳道干燥,急性感染期则当避免水上活动。
⑤规律治疗及用药:积极治疗耳部的原发性炎症性疾病,减少或杜绝耳道的异常湿性分泌物;应在医生的指导下用抗生素溶液滴耳,一般不超过2周。
⑥调整心态:此病难以彻底治愈,患者需配合医生的治疗与复查,约4-8周。
备注: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仅作知识科普使用,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