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您!
7*24小时服务热线:
0371-86185222
健康讲堂

肺被“啃”掉了一半,还以为只是咳嗽!警惕肺结核!

2023-08-29 14:57 408 浏览
早晨起来,伸个懒腰,一推窗就能呼吸到新鲜的空气,连带着整个人的心情都会变得很美好。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的肺部。

但就连呼吸这样一件最简单的事,对有些人来说都很难做到。因为他们的肺部直接空了,而且还是被细菌“啃”空的。

没错,这个残忍的“食肺恶魔”就是肺结核,俗称“肺痨”

1-tuya.jpg

头号传染病杀手——肺结核

肺结核和“大名鼎鼎”的非典病毒、艾滋病、新冠并列,都属于乙类传染病

据世卫报告显示,每年全球有100万人左右死于结核病,成为世界头号传染病杀手。

而在我国,潜伏性结核感染者每年约有3.5亿人(感染但未发病),结核病患者每年新增人数有83万左右。

到底什么是结核病呢?

结核病是由结核分枝杆菌感染人体后引起的慢性传染病,结核分枝杆菌可以侵犯人体除了头发和指甲外的任何部位。

如侵犯骨骼,就叫骨结核。如侵犯到肾,就叫肾结核。这些一般都统称为肺外结核。

因为结核菌主要通过呼吸道传播,且80%发生在肺部,所以结核病大多指的是肺结核


肺被啃空前,很多人还未察觉

肺结核在某种意义上,跟新冠有的一拼。因为它们都可以通过飞沫、呼吸道直接传播。但不同的是,肺结核在短时间内不会造成很大的伤害,它是擅长持久战的顽敌。

2-tuya.jpg

1.肺结核又懒又精明,戏耍了很多人


肺结核可以说是又懒又精明,就因为下面这三个特性,“戏耍”了很多人。


欺骗性
咳嗽、发热、盗汗、咳血、乏力、胸疼,这些都是肺结核比较常见的症状,但是其他疾病也容易出现这些症状,尤其是肺部的一些疾病,导致很容易混淆。

有的人甚至没有任何症状,直到体检时才发现。

潜伏性
肺结核会在人体免疫力强的时候,潜伏下来。潜伏期短则几个月,长能达几年甚至几十年,终生潜伏不发作也有可能。

狡猾性
人体随口吐的痰,如果痰里含有结核菌,即便在干燥的环境中,痰都干了,结核菌还能存活七八个月。

另外肺结核在低温下也能生存,比如冰箱里,活几十年都没有问题。

2.太“虚”了真的容易被盯上


肺结核的“狡诈”还不止于此,它只会欺软怕硬,盯上的那些人都是看起来“很虚”的人。

如老人、儿童、营养不良者、艾滋病患者、尘肺病患者、糖尿病患者等,这类人的免疫力普遍较低,很容易受到结核菌的感染。

尤其是从未接触过结核菌(如偏远山区的儿童),或从未接种过疫苗的婴幼儿,往往对结核菌也缺乏抵抗力。

3-tuya.jpg

因职业接触肺结核患者或结核菌的人员,比如医务人员、从事结核菌检查和运输的人员等,如果他们防护措施不当,也容易感染结核菌。

学校、工厂等人群聚集,空气流通较差的地方,也是肺结核的高发地。


如果有一个人感染了结核病,这个人就会通过咳嗽、喷嚏、大笑、大声谈话等方式,把含有结核菌的微粒排到空气中,传染给其他人。

4-tuya.jpg

一旦中招肺结核,会损伤肺组织,造成坏死、空洞,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所以大家一定要做好防护。

想战胜结核病,有时候很简单

1.每个小细节,都有可能救命


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比如实行分餐制(也可以防止幽门螺杆菌传染);洗漱用具专人专用;勤洗手、勤换衣等。

在公共场所不要随地吐痰,可以将痰吐在纸上,再扔进垃圾桶。另外,戴好口罩也非常重要,可以减少肺结核的传播。

保证充足的睡眠、合理膳食以增强营养、加强体育锻炼,提高自身的免疫力。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发现疑似症状,及时检查。如果自己或身边有人咳嗽、咳痰两周不好,还有咯血、低烧、出虚汗、食欲减退等情况,尽早检查,确定病因,避免结核病传播。

5-tuya.jpg

如果自己平时没有什么病症也不能掉以轻心,很多疾病都是无声无息找上门,尤其是生活习惯不好的人更要注意定期检查身体,排除肺部、肾脏、肝脏、头部等器官的隐患,才能放心地生活。

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据统计,每10分钟通风换气一次,4~5次后可以吹掉空气中99%的结核杆菌。

此外,勤劳的朋友们还可以定期给家里、办公室等地进行清洁消毒。

2.不幸患病,也不用害怕


肺结核虽然难缠,但若不幸患病也不用害怕。

按时服药,即可得到有效治疗。

6-tuya.jpg

但要是第一次治疗不彻底,没有定时吃药或者自行断药,就会后患无穷。因为一旦出现耐药的情况,治疗的时间成本和费用支出,也会变得不可控制。

总之,肺结核只要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规范服药,绝大多数可以治愈。而且结核菌被杀灭后,不具有传染性。大家不能掉以轻心,但也不用过度恐慌。

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也不会再小看肺结核了吧。所以日常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注意好卫生细节哟。


来源:图文来源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

声明:本文仅作健康科普,如有相关疾病,请及时去正规医疗机构就诊,谨遵医嘱。

0001.png

1111111.jpg

分享:
相关内容
分享按钮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