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8
浏览饮食治疗作为糖尿病的五项治疗方法(饮食、运动、药物、自我监测与教育)之一,越来越受到有控制血糖需求的人群重视。然而不难发现,很多糖尿病患者在面对各种媒体报道的眼花缭乱的饮食原则中无所适从,也难免存在一些误区。
误区一:甜的都不能吃,不甜就可以随意吃
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控制血糖就是不吃甜食。在一般情况下,如果食物的甜味来源是白砂糖、蜂蜜、果糖等时,确实应该从糖尿病患者的饮食中删除,例如各种糕点、饮料、糖果、蜜饯。但为了不增加食用者蔗糖等添加糖的摄入量,一些厂家会通过添加木糖醇等甜味剂的方式来改善食物口感,如常见的低脂无糖酸奶。这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因进食该类食物所造成的血糖升高。当然,如果患者能接受不添加甜味剂的食物口感就更好了,如自己使用菌种和牛奶制作真正意义上的无添加糖酸奶。
但是不是食物只要不甜,就可以随意食用呢?当然不是。很多患者认为自己选择咸味的胡辣汤、粉浆面条、肉粽等,或是选择无糖饼干、无糖芝麻糊不会使血糖大幅升高。但其实,胡辣汤中的淀粉、芝麻糊中的熟糯米粉等都会快速的消化吸收,最终引起血糖的较大波动。因此,即使没有额外添加糖类,大部分冲饮的食品也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
误区二:多吃粗粮即可,加工烹调方法随意
大多数人在进行饮食控制时,都有意识的增加粗杂粮在膳食中的比例,但是不是只要是粗粮,怎么吃都一样呢?当然也不是。
我们以燕麦作为例子。普通燕麦粒作为一种全谷物食品,受到大家的广泛喜爱。但出于快速烹饪的需要,燕麦多以燕麦片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早餐餐桌上。燕麦片是去壳燕麦粒先蒸熟变软,再压制成片,根据蒸制及压制程度的不同,食用时采用的烹调时间、烹调后的粘稠程度也不尽相同。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燕麦及其制品的的升糖指数排序为:燕麦粒<去壳燕麦<传统燕麦片<即食燕麦片<混合果干麦片。制作成即食麦片后,不仅燕麦本身的膳食纤维、矿物质、维生素等营养成分随加工大量损失,带来的饱腹感相比同质量的燕麦粒也较低,而其升高血糖的速度却明显提高。因此,同样是燕麦,加工程度低的燕麦颗粒在控制血糖方面要明显优于可直接冲泡食用的即食燕麦,更不要说添加了果干、麦乳精等的风味麦片了。
总之,我们进食粗粮等主食时,应遵循的原则就是吃干不吃稀、吃硬不吃软,吃加工程度低不吃加工程度高。将黑米、荞麦等加入稀饭中食用,比将其打成五谷豆浆更能延缓血糖升高也是相同的道理。误区三:谈淀粉色变
确实,淀粉作为我们饮食中不可避免也不可缺少的食物成分,确实会为血糖升高做出较大贡献。但含淀粉食物和淀粉之间,则存在很大差异。很多患者听说土豆、山药等食物中淀粉含量较高,便不敢再食用。
其实,土豆、藕等食物中的淀粉含量只是相较于蔬菜较高,但也不超过20%,而这一成分在米、面等主食中则占到百分之七八十。也就是说,当用一碗米饭和一份炒土豆丝作为一餐时,土豆是不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蔬菜。但用土豆丁和米替代米饭,另外准备了其他各类蔬菜时,土豆就变成了适合糖尿病患者食用的主食。这不仅降低了淀粉的摄入量,还增加了矿物质、膳食纤维的摄入量。
因此,山药、土豆、藕、芋头等食物,只要搭配合理,烹调得当,也不失为一种好的食物选择。
最后,糖尿病患者无论采用哪些方法进行血糖控制,都应充分咨询,采用科学合理的方式,将其作为一种生活方式长期坚持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