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8
浏览随着人们健康意识和健康素养逐渐增强,大家对“脂肪肝”这个词并不陌生。但是,很多人没注意到,脂肪肝已不再只见于大腹便便的中年人,年轻化趋势逐渐明显。有人说“脂肪肝好像没有什么疼痛的感觉,不用治疗”,但真的是这样吗?
正常的肝脏,脂肪含量是不超过5%的;脂肪含量在33%左右,属于轻度脂肪肝;脂肪含量达到66%,属于中度脂肪肝;如果脂肪含量大于66%,则已经是重度脂肪肝了。哪怕是轻度脂肪肝,对人的健康影响也是巨大的,毕竟在代谢综合征中,肝脏也起着关键作用。
单纯性脂肪肝(脂肪肝的最初阶段)→脂肪性肝炎→肝纤维化→肝硬化→肝癌。
需要注意的是:脂肪肝有一个特点,就是它的症状与病情的严重程度并不成正比,称为健康的“隐形杀手”。
脂肪肝风险人群有哪些?
01
肥胖人群:肥胖是脂肪肝形成的主要原因。肝内脂肪的堆积程度和体重成正相关。
过度节食人群:过度节食、只素不荤、营养不良、疯狂运动或其他快速减轻体重的措施,可使体内没有足够的糖来分解,导致脂肪分解量短期内大量增加。
营养不良人群:体内蛋白质缺乏时,脂类物质不能变成脂蛋白进入血液,沉积在肝细胞内形成脂肪肝。
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与脂肪肝也有着密切的联系,两者互相影响,如果不加控制,很容易使两种疾病陷入恶性循环。
滥用药物者:药物进入体内需经过肝脏解毒,某些药物或化学毒物会伤害肝脏、干扰脂蛋白代谢,长期滥用则增加药物性脂肪肝的几率。
嗜酒人群:酒进入人体后,要在肝脏进行分解代谢,乙醇及其代谢产物乙醛对肝细胞有一定的毒性,可造成肝脏脂肪代谢紊乱,形成脂肪肝。
如何预防脂肪肝?
02
1、饮食均衡,粗细搭配,多吃新鲜蔬果。
2、不要暴饮暴食,不要过度节食,因为营养不良和营养过剩都会导致脂肪肝。
3、戒酒。酒精90%以上都是由肝脏代谢的,最直接的护肝就是不饮酒。
4、少吃多餐。
5、根据自身身体情况,每周进行4次以上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
6、不乱用药。到目前为止,尚无防治脂肪肝的有效药物。
7、定期体检和复查。日常注意身体报警信号,特别是出现食欲减退、恶心、乏力、肝区疼痛等症状时,应提高警惕。脂肪肝早期,患者一般没有任何症状,很多人直到发生肝硬化,才出现疲乏、食欲不佳、右上腹胀痛等症状,但此时病情往往已经难以控制。已有慢性肝病的人群建议3个月~6个月复查一次。已经有肝硬化的患者应每3个月复查。
肝脏疾病风险筛查项目推荐
1、肝脏彩超:了解肝脏的轮廓、形态、大小、内部回声是否有肝弥漫性疾病或占位性病变。必要时进一步做肝脏CT或核磁共振检查。
2、肝弹性检测(超声引导肝纤维化检测):具有简便快捷、无创伤、可重复性强的优点,不仅可以比较准确地识别出肝纤维化和肝硬化,还能检测出肝脏中脂肪含量的多少,有助于脂肪肝的诊断。如果有乙肝、丙肝,或者脂肪肝的患者,体检做肝弹性检查可以检测这些疾病是否对肝脏造成了损害,引起器质性的改变,或者要对脂肪肝的程度进行分级,都可以进行肝弹性检查来评定,以便后期的进一步对症处理。
3、抽血检查项目:
1)、肝功能:评估肝功能情况,包括转氨酶、白蛋白、胆红素等。
2)、肝炎全套:排查是否感染肝炎病毒,如甲肝、乙肝、丙肝、丁肝、戊肝。
3)、肝癌四项:包括甲胎蛋白,异常凝血酶原,甲胎蛋白异质体,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肿瘤标志物甲胎蛋白(AFP)是目前我国检测肝癌常规的血清学指标,甲胎蛋白异质体比率(AFP-L3%)是近年来发现的与肝癌高度相关,是诊断原发性肝癌,尤其是早期诊断的重要血清学肿瘤标志物。AFP-L3%、AFP具有优势互补性,并联检测可有效避免一些低浓度AFP肝癌患者的漏诊病例。联合检测在肝细胞癌诊断方面比目前大多数传统的组合方法更优胜、更准确,适合临床广泛开展;与影像学相比,血清学检查能提早3-28个月预警肝癌的发生。